BCH保护小白利益反惹一身骚,这么做是对是错?

比特币之家 2019-05-27 14:43 1.23万
分享

在刚过去的5月15日BCH升级过程中,BCH的大矿工为了保护小白的利益,主动进行了区块重组。但是最近几天,有人专门挖出此事来故意进行各种曲解误导大众。

【事件回顾】

众所周知,BCH这次升级主要就是两个内容: 新增schnorr签名& 隔离见证恢复。币圈媒体的报道主要集中在schnorr签名这一点上,而“隔离见证恢复”这个报道的比较的少。

在升级之前,经常有人操作失误把BCH发送到3开头的隔离见证(Segwit,以下简称SW)地址。虽然在加密币的世界里面,转账行为都是不可逆的。如果你把币错发到别人的钱包,只要联系对方进行协商,还是一定几率让对方主动把币退还给你的。但是BCH是不支持SW地址的,任何发送到SW地址的币都变成了“无主之币”,也就没法让别人主动退回来。

而这次升级的“隔离见证恢复”就是让矿工可以把这些币物归原主。但是本质上这些发错的币任何矿工都可以进行花费: 如果矿工是善意的,他可以把币物归原主;如果矿工是恶意的,他就可以把这些币转移到自己的钱包,占为己有。

在BCH升级后,这个隔离见证恢复的功能就生效了,没想到被一家叫“fake unknown”的矿池捷足先登,该矿池把所有错发到SW地址的BCH全部转移到了自己的钱包。

在发现这个情况后,BCH的大矿工紧急从BTC那调拨大量算力过来挖BCH,主动发起了两个区块的链重组,作废了“fake unknown”矿池的交易,把那些发错的BCH全部物归原主。

因此这次重组事件是保护持币人利益的防御性行为。但是到了某些BCH黑的嘴里,就变成了“BCH大矿工主动发起51攻击”。

【扒一扒fake unknown这个矿池】

bch.btc.com这个区块浏览器在给矿池标记名字的时候,是根据区块的coinbaokse信息来解析的。如果如果矿池没有在coinbaokse表明自己的身份,这个浏览器就会标注为“unknown”,表示是未知算力。而这家偷币的矿池,在coinbaokse里面竟然直接写的unknown,因此为了区分开来,区块浏览器主动给这家矿池命名为“fakeunknown”

而这个藏头露尾的矿池在BCH升级前夕开始切换大量算力过来挖矿,目的就是为了升级后在第一时间进行“偷币”。而BCH升级之后不久,这家矿池很快就把算力全部撤走了。

【是否应该保护小白的利益】

BCH如果未来想要成为亿万人口日常使用的货币,那么必须为小白着想。因为未来绝大多数用户都是小白,他们肯定会犯下各种低级错误。

【这次防御性重组没有违反游戏规则】

链重组本身就是BCH共识规则的一部分。大矿工使用优势算力进行防御性重组,靠的是自己的实力,而不是某种“特权”。如果你拥有大量算力,你也可以发起重组。

需要明白一点,任何POW币的运转本身就是建立在大多数算力都是诚实的这个基础之上的,BCH也不例外。

这次重组,除了那个fake unknown矿池偷币未遂,其他人没有遭受任何损失。

【如果不防御,任由坏人偷币】

如果BCH的大矿工任由恶意算力偷币,那么可以预见BCH会遭到比现在强的多的舆论攻击,因为有很多用户的币真的被偷走了。到时候媒体的标题就会变成“BCH极度危险,矿工可以随意偷走用户的币”

所以无论是否进行防御,都会有人抹黑。两害相权取其轻,进行防御重组是唯一正确的选择。

结束语

这次BCH升级风波不断,先是有人利用一个旧的BUG让矿工只能打空块,然后又是有人想偷币,不知道他们是否是一伙的。不过在BCH升级前夕,有人在bitfinex挂了18万个BCH的空单,我估计这个空单和BCH升级期间的攻击行为有关。但是BCH快速修复BUG,并且成功应对偷币,使得价格不跌反涨,最后导致这个超级大空单爆仓,真是太快人心。


本文来源:奔跑财经 原文作者:比特币之家 责任编辑:小柒
声明:本文由入驻奔跑财经的专栏作者撰写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绝不代表奔跑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

评论

还没有人评论,快来评论吧

相关新闻

稳定币不稳定?Tether的USDT面临监管挑战与市场质疑的双重考验

2024-05-11 20:01
USDT作为全球领先的稳定币,由 Tether 公司发行并运营,旨在提供与法定货币相似的价格稳定性,广泛用于加密货币交易和价值兑换。>
奔跑财经 24536

香港比特币亚洲峰会2024:亚洲加密货币市场的新里程碑

2024-05-13 21:14
随着亚洲在全球加密货币市场中的地位日益凸显,香港比特币亚洲峰会2024(Bitcoin Asia 2024)的成功举办,标志着该地区在这一新兴领域的影响力和创新潜力。>
奔跑财经 11303

观点:加密货币的未来取决于解决隐私与透明度的难题

2024-05-12 11:34
在Web 3.0中,存在一种误解,认为隐私威胁不像Web 2.0中的那么危险,或者几乎可以忽略不计。>
CryptoNews 17334